小編常常在遊戲討論區裡面,看到有新人玩家詢問某某遊戲,是不是博弈之類的話題,其實分辨方式也非常的簡單,如果是比較常見的下載渠道,比方說google play,它們都是會提供遊戲的屬性備註的,比方說博弈、益智這種類型,基本上一目了然,除了這點以外,大家還可以根據遊戲內部的實際運作模式來判斷。
大部分的人因為沒有較頻繁接觸博弈相關領域,所以對於博弈這個詞的定義可能有點模糊,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解一下。一想到博弈,大家可能就會浮現出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面,博弈場所會出現的老虎機、撲克牌、籌碼等等的東西,下意識的就會認為這些等於博弈,這個想法只對了一半,博弈其實並不是特定指向某些道具,而是指行為,大家想到的這些東西只是較適合用於博弈,或者是大部分的時候都被用於博弈。
大家在人生過程中,肯定也會玩過一些拉霸機小遊戲、撲克牌、麻將等等的遊戲來娛樂,但是在沒有涉及金錢的情況,這些東西就是普通的遊戲,所以說博弈其實是包含了利益價值作為賭注的行為,只要有心任何的媒介其實都是賭具,那現在情況很明顯了,博弈可以說是形容詞,博弈遊戲指的就是這款遊戲中包含了現實金錢的損益。

所以怎麼判斷是不是博奕遊戲呢?
雖然上一段說到博奕類遊戲牽涉到了現實中的金錢變動,但是在台灣,光明正大地在市面上營運的博奕遊戲,有受到法規的管制,並不能說它是真正在做賭博行為;以神來也麻將為例,除了遊戲商送的一些免費福利遊戲幣,大家肯定是要花一些現金儲值,才能換取遊戲幣,那不管後面是贏還是輸,已經先付出了一次現金了。
只要有儲值現金換取遊戲內幣值的行為,就可以廣義的判定這算是博奕類遊戲,而博奕類遊戲為何能合法,牽涉到兩個重要的原因,第一項是它不能擁有官方設立的,把遊戲幣換回現金的渠道,意思是說即使你在遊戲內贏了好幾個億的金額,也沒有方法換回台幣,這樣會遏止很多以獲利為目的的玩家,當然還有第三方幣商等外部因素這邊就不列入探討。

第二項是幣值的比例,大家都清楚,如果在現實中賭博基本上就是以台幣為單位,從數百到數百萬都存在著可能,是一個金錢流動非常快速又清晰的過程,可以說一個小時內輸掉數百萬都不是夢,但是在博奕遊戲內做了管控,一元台幣可能可以換到數百萬的遊戲幣,價值翻了好幾百萬倍,那在遊戲內下注的話,就算是一次幾百幾百的下,一上午都不一定能輸到現實生活中的一元,這就是跟純賭博最大的差異,讓玩家體會到了博弈過程中的快樂,但是把風險給轉移走了。
有些人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小細節,既然文中有提到廣義的博奕遊戲,那什麼是狹義的博奕遊戲呢,其實這個概念沒有很明確,但是在小編自己的劃分中,廣義的概念如文中所說,是比較直來直往的賭博行為,一個結果一次金錢流動;而狹義的博奕,可以參照某些遊戲中的抽卡、衝裝備、合成道具的行為,這些沒有直接的金錢行為,但是這些行為背後的資源,大部分也與金錢、時間有所牽扯,並隨著結果會將價值翻倍放大或是歸零,這個完全可以認為是博奕的一種模式,不知道各位是否認同呢?
博奕會上癮嗎,有什麼特徵?

大部分有被立法管制的項目,如色情、賭博、毒品,都具有好玩易上癮、伴隨著巨大風險隱患的特徵,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肯定的,有極大的可能會成癮;以上的幾點從古至今,伴隨著人類文明一路走過來,都沒有被消滅或完全禁止,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人類的天性,沒有辦法完全杜絕,只能透過管制、簡化的方式來降低危害性,所以大家要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,做任何事都要有所節制,吸菸、划手機、購物、食慾都是一樣的。
那什麼是上癮呢,要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隱患,小編先分享一段話,賭徒們的共鳴是這樣的:這輩子找不到其他比賭博可以讓我更開心的事情了,我的大腦被賭博綁架了,我經常聯想到它,不賭博的時候我渾身不舒服,很沒有安全感,很空虛。
這裡面賭博兩個字可以替換成任意的嗜好,大家可以好好地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狀況,如果你覺得你有一大部分符合,你就是一個已經上癮的人,或者即將要上癮,趕快去就醫吧,不管是精神科或是成癮防治科都可以,好的身心才能幫助你走得更遠。
小編再引用一段話來跟大家解說一下為什麼賭博容易讓人上癮:因為賭博的快樂部分來自於不勞而獲,在不確定結果的過程,會不停的衝擊大腦,長久下來會強化大腦中感性的部分,相對的也會破壞理性的部分,導致最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。人的大腦會優先選擇思考讓自己快樂的事物,這樣的循環,就是所謂的上癮。
以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到幾個小結論,首先拒絕貪念,只把賭博行為當成休閒娛樂,如果你是以不勞而獲這個角度出發去賭博的人,你將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成癮,再來就是不能長久,這是成癮的其中一個重要標誌,它會慢慢地破壞你的大腦,最後則是需要有比賭博更重要更快樂的事物,只要你有這方面的信仰或嗜好,那它就沒辦法構成完美迴圈,不容易成癮。